1. <acronym id="1fgqr"></acronym><input id="1fgqr"><li id="1fgqr"></li></input>
      2. <acronym id="1fgqr"></acronym><acronym id="1fgqr"><li id="1fgqr"></li></acronym>
          歡迎訪問福建自考網!本站為考生提供福建自考信息服務,網站信息供學習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網站,官方信息以福建教育考試院www.eeafj.cn為準。
          下載APP

          城市:
          自考系統:

          福建自考網> 試題題庫列表頁> 如果被審計單位存貨種類繁多、收發頻繁、價值差異較大,注冊會計師應當采用()

          第九章 練習題

          卷面總分:100分     試卷年份:    是否有答案:    作答時間: 120分鐘   

          答題卡
          收起答題卡 ^

          試題序號

          如果被審計單位存貨種類繁多、收發頻繁、價值差異較大,注冊會計師應當采用()

          • A、全面審計存貨
          • B、隨機抽樣存貨
          • C、判斷抽樣存貨
          • D、分層抽樣存貨
          上一題 下一題

          更多題目 請在 下方輸入框 內輸入要搜索的題目:

          A注冊會計師負責首次接受委托對甲公司2013年度財務報表審計,甲公司主要從事小型電子產品的制造和銷售。審計項目組實施存貨監盤的部分事項如下:(1)審計項目組向管理層取得所有權不屬于甲公司的存貨的有關資料,與相關的合同、協議核對規格、數量等情況,并向存貨的所有方函證。項目組對函證結果表示滿意,認為無需針對這部分存貨實施其他審計程序。(2)針對電子產品科技含量高、技術進步快的特點,審計項目組擬在設計和實施監盤程序時特別側重存貨的所有權認定。(3)在存貨盤點現場實施監盤時,審計項目組關注所有已確認為銷售但尚未裝運出庫的商品是否均未包括在盤點范圍內,且未包括在截止日的存貨賬面余額中。(4)A注冊會計師針對抽盤過程中發現的2個樣本項目存在的盤點錯誤,要求甲公司在盤點記錄中進行了更正。A注冊會計師對抽盤結果表示滿意,不再實施其他審計程序。(5)因出現大雪天氣,審計項目組成員未能按計劃在2013年12月31日到達某重要存放地點實施監盤。經與管理層協商,改在2014年I月3日實施監盤,并對資產負債表日至盤點日之間的存貨變動情況實施審計程序。要求:(1)根據審計準則的要求,指出A注冊會計師針對存貨期初余額應當實施哪些審計程序。(2)假定事項(1)到(5)均為獨立事項,指出審計項目組的做法是否恰當,若回答不恰當的需要簡述理由或改進建議。

          下列有關存貨審計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對存貨進行監盤是證實存貨“完整性”和“權利和權利”認定的重要程序
          • B、對難以盤點的存貨,應根據企業存貨收發制度確認存貨數量
          • C、存貨計價審計的樣本應著重選擇余額較小且價格變動不大的存貨項目
          • D、存貨截止測試的主要方法是抽查存貨盤點目前后的購貨發票與驗收報告(或入庫單),確定每張發票均附有驗收報告(或入庫單)

          格林公司材料消耗較大,平時庫存數量較多。注冊會計師在對材料內部控制情況進行調查時,發現以下情況:(1)采購部根據使用部門或倉庫提交的請購單,與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零星采購除外)。(2)由倉庫驗收到貨的材料,并填制收貨單一式二份,一份留存,一份交財務部。(3)財務部會計員將收貨單和采購發票進行核對,并據以登記購貨和應付賬款明細賬。(4)由會計員開具付款通知單,后附收料單及發票有關資料,交出納員付款。(5)材料由倉庫保管員保管和登記明細賬。(6)各使用部門有材料的消耗額度,領用材料時填制領用單一式二份,一份留存,一份倉庫留存。(7)倉庫發貨后,在使用部門賬冊中進行登記,并于月底將各部門領用的材料編制匯總表,向財務部報送。(8)倉庫與使用部門和財務部對材料使用、結余情況不定期核對。(9)從一些領用部門了解到,從財務部報來的材料耗用數常常與實際耗用的有較大出入,原因不明。要求:根據上述情況,(1)指出該公司材料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2)向公司管理當局提出改進內部控制的管理建議。

          掃碼查看答案

          掃碼查看試題答案

          掃碼小程序選擇報考專業

          進入在線做題學習

          查看了解自考專業

          查詢最新政策公告

          進入歷年真題學習